不想做“包租公” 南岭村要走一条新路
1986年南岭村开始实现脱贫致富,经济快速起飞,村民的生活好起来了。1992年,邓小平南巡以后,南岭村建立了第一个工业园区。
张育彪,南岭村社区党总支书记,今年42岁,几乎算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,他见证了南岭村40年来走过的路。
上个世纪90年代,南岭村开始发力,大力发展工业。村里最大的一个工业园区龙山工业区,引进了多家外资企业,扎堆的日资企业就有22家。到了2000年前后,南岭村的厂房出租经济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。
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分别于2000年和2003年视察了南岭村,南岭村再次迎来了一个大的发展机遇,南岭村开始产业转型,发展第三产业。
“改革开放之后,南岭村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是靠做‘包租公’出租物业。我们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,可持续的发展,我们不能走老路,要走一条新路。”
张育彪说,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,南岭村认识到房东经济难以为继,提出“腾笼换鸟”战略。2015年时,村里开了一个村民大会,张育彪说,“如果三年转型不成功,我就辞职”。
作为南岭村第二十五代的村民,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去改变家乡。
南岭村工厂流水线老照片